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设置 > 产业处 > 产业集群 > 新闻详情

创新承接,崛起千亿级产业集群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1日    来源:河北日报

创新承接,崛起千亿级产业集群

——解码重庆经济为何逆势上扬(上)

阅读提示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局面下,2015年重庆经济增长继续领跑全国。至此,整个“十二五”期间,该市经济持续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重庆依靠什么在复杂背景下保持快速增长?其经济模式一时间成为各方关注和研究的案例。日前,河北日报记者走进重庆,从内部深度观察这座内陆城市正在发生的嬗变。

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重庆实现以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崛起。这得益于该市按照集群发展方式,通过整机加零部件的垂直整合,建成了世界级的网络终端产品制造基地,走出了一条内陆加工贸易发展的新路。

引进巨头,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

重庆市区西部,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

如同国内多数产业园一样,这里建筑新,行人少,商铺不多。但不一样的是,这片40多平方公里的园区对重庆市的经济增长作用举足轻重——该产业园早在2012年就已经实现了千亿元产值,而今正在向万亿目标努力。

“世界上每5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一台是在西永生产的!”介绍起这些,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开发公司工作人员的话语中充满自豪。

实际上,就整个重庆市而言,这个比例更大。重庆市长黄奇帆此前曾在多个场合提到,世界上每3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重庆造”。

2015年,重庆全年经济增长11%,再度领跑全国。重庆市统计局局长蓝庆华认为,近几年重庆形成了以汽车和电子为重点的“6+1”支柱产业集群,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重庆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产量约占全球的40%。2015年,该市笔记本电脑产量达5575.14万台,各类智能终端产品达到2.7亿台件,产值突破5000亿元。

“可能很少有外人能想到,重庆市的电子信息产业是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快速发展起来的。”重庆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吴安说。

他最近新换了台惠普笔记本电脑,记者采访时,包装箱还在他办公室里。“这是在我们重庆生产的,重庆人当然要买本地的产品了。”

但作为一名学者,吴安对本地企业的关注,绝不仅仅停留在一般人的乡土情怀上,他把这些企业作为了研究对象。

在吴安的视野中,惠普的入驻,正是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从无到有最为关键的那一步。这一步,甚至被当地媒体称为是“改写重庆的工业发展史”的一步。

“因为没有资源,所以重庆选择了非资源型的产业发展之路,从原有的汽车、摩托车制造到而今的电子信息产业,相比之下,重庆的产业结构更为健康。”吴安认为,这是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局面下,重庆仍然能够领跑全国的关键所在。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而就在那一年,重庆引进了惠普。次年,惠普在重庆布局内销电脑基地和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为该市带来每年4000万台电脑的大订单。

惠普在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有一个园中园,其软件中心、全球测试中心、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结算中心等八个项目分布其间。

当地媒体认为,惠普来渝,不但让信息产业在重庆“生根发芽”,其后更盛开出“八朵金花”。仅2014年,惠普就为重庆贡献了600多亿元产值,带动进出口超过500亿元,力推信息产业发展成为重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链条整合,创新承接东部加工贸易

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A区大门口,富士康招工的告示牌每隔几米就有一个,为应聘者指引着应聘的地点。

当地政府人士介绍,全球代工巨头富士康落户重庆,是该市用惠普的“大订单”作为筹码引进的。这也是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崛起的秘诀——政府的招商引资,更加注重目标企业在产业链条上的需求,而不是单纯依靠各种优惠。

过去2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两头在外”的单一加工模式,使得当地留下的增加值只有20%左右。

重庆的做法是,创新性地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在电子信息产业上延伸产业链,使零部件、原材料大量本地化,把加工贸易的增加值大部分留在重庆。当地一度有800多个零部件企业开工建设,而今这些企业已经开始大批投产。

同时,向产业链下游延伸,介入产品的销售结算环节,使跨国公司的销售结算中心也进驻重庆。据透露,仅此一项,为当地创造的税收就以10位数计。

正是在这种垂直整合效应带动下,新普、群光等一大批在电子信息行业排名靠前的配套企业竞相落户重庆。笔记本电脑42个配套大类,重庆已有40个。

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沈晓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重庆打破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传统思路,创造出“一头在外”的“整机+配套”的垂直整合模式,实现了80%的零部件本地生产。

“凡是重庆要发展的加工贸易产业,都要形成集群。”黄奇帆在一个研讨会上进一步阐述了重庆的经验。他说,我们把这叫做三个集群在重庆:零部件、原材料、整机上中下游产业链形成了集群;同类项产品、同类企业形成了集群;物流运输、销售结算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也要形成集群。

垂直整合,集群发展,简单说,就是围绕产业链,用上游招下游,用下游招上游。用黄奇帆的话说,有了京东方等3个液晶面板项目落地,做面板玻璃的康宁就会不请自来。

而今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形成“5+6+800”产业集群,即拥有5家电子信息品牌企业、6家代工企业和800多家配套企业。

与此同时,坚持创新路径,重庆市还在电子核心零部件领域集聚起京东方、惠科、康宁,SK海力士、奥特斯、中航微电子等一批龙头企业和数百家配套企业,千亿级显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也在逐渐形成。

市场变局之下,沈晓钟表示:“在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趋于饱和的当前,重庆的手机、液晶显示等开始发力,重庆电子信息产业还将继续维持较高增速。”

系统安排,营造低成本投资环境

在重庆市副中心的西永城区,有一个已入驻十多所高校的大学城。大学城墙外,是惠普、富士康、宏碁、英士达、方正、电科等众多电子信息企业。

包括重庆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的学子,毕业后就从墙的这一边,走向了墙的那一边。这样的规划布局,被很多人认为是保障相关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的得意之举。

“引进惠普的过程,我们最担心的就是满足不了对方的人才需求。”重庆市外经贸委服务贸易处处长冯蒙还记得,当初的协商中,惠普给出的那张清单上,列明了包括所需人才在内的30多条要求。

既要懂外语,又要会计算机,还要精通专业……冯蒙介绍,他们开始也不知道能否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后来在组织应聘过程中却发现,符合条件的应聘者竟然能达到40%以上,远远超过企业的要求。

为企业服务,是多方面的。而在重庆人看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要保持较低成本的投资环境,促进企业较好发展。

总结重庆的经验,其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其关键因素之一是政府替企业算账,站在企业的立场努力营造低成本环境。

吴安分析,众多加工贸易类的电子信息企业之所以扎堆聚集沿海地区,与“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紧密关联。大量原材料、零部件运输,大量终端产品运输,对于物流价格和时间有着极为敏感的要求。近几年,不少加工贸易订单转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都布局便于大进大出的沿海地区,便凸显了这一特点。

而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内陆城市的重庆,要想引进加工贸易企业,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能否使企业的综合成本降下来,从而弥补物流成本上涨带来的劣势。

显然,通过垂直整合的方式,重庆做到了。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重庆笔记本电脑配套企业已达到875家,本地配套率目前已达到83%,这样,品牌商在一小时内能够采购到80%的零部件。

在重庆市看来,政府造环境,环境造好了,发展自然就会起来。基于这样的理念,重庆在改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着系统性的安排,以渝新欧班列为代表的开放举措,以地票制度为代表的改革举措,全都是当地努力营造的“环境”的一部分。

从深圳迁到重庆南岸区的手机制造企业百立丰科技有限公司,常被媒体用作案例来阐述企业对于环境的看重。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构建好金融和政务环境才能真正吸引企业。

直接响应企业的内在需求,重庆市一直致力于营造“五低”环境,即低税费成本、低融资成本、低要素成本、低物流成本、低土地房产成本。无疑,让企业有钱赚,才是吸引企业的根本。

2015年,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工业利润增长16%,该市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已连续数年位居全国第一。

相关新闻

处室子站
省纪委驻工业和信息化厅纪检组
举报电话(传真):0311-87800465
举报邮箱:jijianzu@ii.gov.cn
举报地址:石家庄市和平西路402号
邮编:05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