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设置 > 产业处 > 产业集群 > 新闻详情

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为何频落这里?——河北沧州高效承接京津产业疏解观察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18日    来源:燕赵都市报

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为何频落这里?

——河北沧州高效承接京津产业疏解观察

沧州在承接京津产业疏解中,目前不仅承接项目数量最多,而且北京现代、生物医药等一批“大块头”已正式投产,北京大红门等数千商户纷纷迁入,加速形成多个产值千亿元级的新产业集群。

来得了接得住过得好

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记者近日在投资达120亿元的北京现代沧州工厂看到,一辆新车51秒就能组装下线。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已落地的最大体量项目,去年10月竣工量产,41个汽车零配件企业随之而来。厂长韩桂升说,这既能突破北京现代产能瓶颈,又能带动沧州产业发展。据介绍,到2020年将形成产值超千亿元的汽车产业集群。

位于渤海新区的北京生物医药园,是沧州承接的又一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目前,已有95家药企签约,其中27家开工建设、8家竣工投产。渤海新区协同办副主任臧灏说,上下游企业在园区内聚成循环产业链,比“单打独斗”更具竞争力。据核算,已入驻投产的北京药企比在北京分散经营成本降低三分之一以上。

沧州高铁站旁的明珠商贸城内人头攒动,来自北京的近千家服装经销商户已扎下根并开始赢利,还有8000多家商户正陆续入驻。不远处,总投资500亿元、能容纳近万家企业的服饰小镇已破土动工,目前已签约北京服饰生产加工企业986家,达成意向2100家。一个产值千亿元的家纺产业集群正在迅速崛起。

“沧州承接项目不是‘捡到篮子里就是菜’,而是引进一个项目、形成一个产业集群。”沧州市委书记杨慧说,引进的项目无论体量大小,必须符合沧州产业结构布局,并且“来得了、接得住、过得好”,实现疏解和承接双赢。目前沧州与京津合作项目1085个,总投资3510亿元;与36家央企合作项目118个,总投资3644亿元。

承接产业转移

既需“硬平台”也需“软服务”

沧州位于京津一小时交通圈,拥有能源大港黄骅港,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沧州有着一些天然优势和平台。”沧州市长梅世彤说,但仅靠这些形成高品质的产业集群还不够,必须在提升“软服务”上下硬功夫。

北京现代从开工到量产用时18个月,这种高效率保持至今,其背后是不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据介绍,仅今年以来,市本级就自行取消和下放行政权力359项,其中企业登记审批事项由226项减少为37项,减幅达84%。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近4万家,增长25%。

“一个政策、一个流程、一名办事员的一言一行,就可能促成一个项目,也可能逼走一家企业。”沧州协同办副主任兰丕禄说,全市努力打造办事程序最简化、办事态度最热情、办事理念最先进、办事成本最低廉、办事方式最快捷、办事成效最显著的政策洼地和投资热土。为切实给医药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沧州专门引进70名理念新、懂专业的招商人才,使沟通更顺畅。

政府和企业的良性互动不可或缺。沧州与北京政府层面多次对接,企业间也频频洽谈,拿出十足诚意。如明珠商贸城不仅给北京商户优厚条件,同时配建公寓和小学等。两年来,明珠商贸城负责人于桂亭自己接待从北京来考察的商户超过3万人次。“不仅要让‘闺女’嫁过来,还要让‘闺女’嫁得好。”

破除“一亩三分地”思维

用创新驱动突破重重壁垒

加快京津产业疏解和承接,行政和政策壁垒是“拦路虎”。沧州常务副市长袁志刚说,要解决要素市场对接协同问题,就必须破除“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在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前,一条笔直的马路改名为“北京大道”。而更具突破意义的是另一条“路”——异地监管。据了解,化学原料药制造将在今年底前全部迁出北京。渤海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国栋说,按以往规定,北京药企到河北跨省建厂,审批周期至少两年半,改革行政审批成当务之急。

为此,京冀携手共创“共建共管共享”管理模式,在国内首开“企业在河北、监管属北京”的跨区域管理体制先河,入驻的北京药企依然保留“北京身份”,加快了北京医药产业的疏解转移。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段贤柱说,选择沧州,不仅是因为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北京药”身份的保留,“这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

沧州与天津的互动也日益频繁。共同组建的津冀渤海港口投资公司,变竞争为竞合,实现港口资源的整合优化。沧州渤海新区管委会同天津东丽区政府签订共建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园区战略合作协议,努力将其建设为天津产业转移的首选园区。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加快推进,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沧州市今年以来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实施了227项改革,制定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39个文件,同时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追责问责107人。

相关新闻

处室子站
省纪委驻工业和信息化厅纪检组
举报电话(传真):0311-87800465
举报邮箱:jijianzu@ii.gov.cn
举报地址:石家庄市和平西路402号
邮编:050071